[財務報表分析-評價應用]書摘-1

  • 三大報表:損益表、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
  • 財務報表分析最忌諱單純的「看表說話」
  • 財務報表分析應納入產業特性(與應同業比較),產業競爭動態、上下游的互動關係(魚骨圖)等特性,數字的高低是相對的。
  • 企業如同有機體,其生命韌性除了本身體質之外(核心能耐),也取決與外部環境以及內在人員的互動;超環境、總體環境、五力分析、價值鍊、個人群體組織與基本人性(尤其是CEO或領導經營者),若忽略以上,財務報表也不過是幾頁報表而已。
  • 財報是「人」所編製出來的,整個編製過程固然有一套標準的會計準則可資依循,但是這套準則在許多地方都留給製表人相當的彈性,成為一個很容易操縱的空間。
  • 企業為了上市、經營者為了取得年終或向銀行借貸,或者避稅,財報就會長得不一樣。
  • 掌握財報背後的資訊,要對人性的影響有所了解。
  • 過高的淨利呈現,等於對全世界說:"我們很賺錢",可能會吸引更多競爭者加入。當然,有些行業的門檻,或稱進入障礙,不是你有錢就可以進去的。
  • 誰需要財報資訊?
    1. 權益投資人:賺成長,重視未來成長,股票價差;既定風險下的最大報酬。
      • 效率市場說
    2. 債權投資人:賺利息,重視償債能力,比如借款給公司的銀行;既定報酬下的最小風險。
    3. 供應商與顧客:Payment term,你不會跟快倒的公司買東西,因為維護或服務的問題;你抑不會賣東西給快倒的公司,以免它可能付不完餘款。
    4. 管理當局與內部員工:上班的人也要知道公司是不是有問題,老闆當然更要知道公司是不是賺錢。
    5. 政府有關單位:這些人,在台灣,我看算了吧。
  • 財報價值的2個導向:
    • 從過去:歷史導向
    • 看未來:決策依循
  • 充分的資訊有助於決策製定,實務上,資訊不充分、不對稱永遠存在。
  • 資訊供給的問題,和一般的生產決策一樣,有成本效益的問題。效益大於成本才有可能產生,反之,則無必要。例如,除非是為了上市搶錢,沒有老闆會去多花薪水,請財務人員作詳細的報表,話說回來,政府規範在此就扮演了監督的角色,像是金管會,但實務上還是有很多漏洞,腦袋總是會有洞。
  • 財報分析應有的正確觀念
    1. 財報分析不只是公式
    2. "人"才是財報分析的根本,並非沒有生命的數字
    3. 經濟分析是財報分析的基礎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25句傑西.李佛摩 (Jesse Livermore) 股市名言

天然手工皂筆記本

FB貼文存檔_20200707